——2010.9.2 史乃礼
黄昏的时候,是呼玛河最热闹的时段。
太阳这时脱下了热情的白衣,露出了河水一样的温柔。踩着浅棕色的沙子,漫步在河滩上,恍惚间,众树喧哗,万雀争唱,本来躺在树树荫下小憩的人们,这时也纷纷起身要走那未走完的路。
我站在呼玛河南岸的半山腰上,俯瞰山脚下那绿的晶明的草坪,四十米外就是深情的呼玛河水静静的流淌。这条河原名叫呼玛尔河,达斡尔语意是“高山峡谷不见日光”之急流。多年以前,我在地理课上、历史书上读过,在文明史上沉思过,在梦境里白帆驶过。现正横卧在我视线的两头。
时逢秋初,未退的夕阳在河岸上留着余光点点。白日的炙热退去,夜晚的清凉袭来,装饰豪华的旅游车,在公路上跑着轻快的步子,漫步的游人步履无声,仿佛伴着影子飘飘走过。孩子们在草地上、沙滩上,打着滚、追逐着、嬉戏着,清脆的笑声,轻轻地飘过水面,回荡在山谷中,渐渐地消散在远方……
呼玛河是我梦想多年的地方。
1982年,16岁的我从山东聊城老家踏上呼玛这片热土,第一次看到她时,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喜悦。
呼玛河!我惊叹起来,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呢?她发源于大兴安岭深处的大白山北麓,流经呼源镇、纵贯呼中林业局,到了碧水镇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向东奔流,横穿塔河镇,向东南直奔呼玛县境,到了三股流又拐了弯,折而向南,马不停蹄的来到了龙头山脚下,高高兴兴地投入了黑龙江的怀抱。她宽处不过200米,最窄处不过数十米,波光粼粼,温情脉脉。夹岸山岭突兀,树倚绝壁,野鸭出没,鱼儿穿梭,游人泛舟,好不热闹。水中有柳根鱼、细鳞鱼、鲶鱼、马扣鱼、花翅子鱼,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的。河水清澈见底,河床底下的晶莹细沙一揽无余。真是一幅“鸟栖水底鱼嬉树,舴艋楫水逐浪高”的绝美图画。
岁月蹉跎,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,我不知道还有那一条河流竟如此清澈、如此干净!确实,在我的脑海中搜寻着,在我的记忆中还不曾有一条象呼玛河一样不被污染的河流。她从远古走来,蜿蜒二千余里,流经了千年万年,直到今天,竟然如此洁白无暇,令人惊叹!这是两岸的人们悉心呵护的结果。外界的人可能不相信,但这是真的。不信,你看,游人正在舀水炖鱼野炊呢!
当游人们漫步归家时,已是满天星斗。群星正眨着明亮的眼睛眷顾着呼玛河两岸,它们仿佛在说:“你好,呼玛河!愿你永远这样一尘不染,永远滋养着呼玛人民。”